证券市场
荣氏后人来渝寻根,看上了陶瓷刀
发布时间:2013-12-28 09:26:02 文章来源:

  荣氏家族当年迁到重庆的纺织厂和面粉厂旧址如今踪迹难寻,但颜嘉林十分看好重庆的投资机遇

  26日,荣氏企业后人(左前二为颜嘉林)来渝探访。 重庆晨报记者 杨新宇 摄

  “时隔多年再踏上重庆这块地方,我简直都快找不着北了。”昨天,57岁的德籍华人颜嘉林身着一袭黑衣,下了飞机就直奔南岸,准备寻访当年西迁重庆的工厂旧址。虽然此行低调,但他的头顶却有着一个显赫的光环:颜嘉林是荣氏家族的后人,荣毅仁姐夫李国伟的侄孙。随行的,还有9位当年西迁重庆的申新纺纱四厂和福新面粉五厂(简称“申四福五”)员工后代。

  寻根 寻找抗战时内迁的工厂

  说起荣氏家族,可能无人不晓。20世纪上半叶,在中国民族工业的艰难时期,民族企业家荣宗敬、荣德生兄弟在无锡、上海等地创建起以福新面粉、申新纺纱为核心的企业集群,成为中国新兴民族工业的杰出代表,最终形成了由26家企业组成的荣家实业。

  荣氏家族企业后来分化成三大系统:一脉以荣宗敬长子荣溥仁为代表;一脉以荣德生之子荣毅仁为代表;一脉以荣德生的长婿李国伟为代表。目前,比较活跃的荣氏家族后人大多散居海外。一个多月前,荣氏海外后人在美国纽约聚会,聊起了重庆,聊起了祖辈在抗战时期首个内迁开工的工厂。大家说想寻寻根,看看当年祖辈生活过的足迹,于是就有了这次寻访。

  1938年,荣氏家族西迁重庆的工厂,选址就在南岸猫背沱。工厂第二年1月开始生产,最初叫“庆新纺织厂”。这是迁川工厂中最先开工生产的一个。

  “当时,生产出的棉纱取名‘四平莲’牌,还没有拆包装,就被抢购一空了。”从此,四川省才有机制棉纱。而面粉厂也于同年5月开工生产,取名“绿牡丹牌”。

  一同来渝的申四福五工厂员工的后代冯驱说,为了创作还原荣氏家族企业西迁重庆的故事,自己还曾打听过南岸猫背沱工厂的旧址,“不过,现在连影儿都看不到了。”他说,当年祖父生活过的南山宿舍区,现在成了风景区,只有儿时读过的广益中学,还依然在黄桷垭。

  合作 将重庆陶瓷刀卖到德国

  这并不是颜嘉林第一次来重庆,2005年,他就曾入渝打探过商机。“相比那时,重庆‘长高了’。”

  颜嘉林说,由于长期生活在海外,后人对于荣家在重庆的历史痕迹已经没有太多感性认识,但这次来重庆看到的变化,却令他们大为吃惊。“重庆的投资机会很多,物流、高科技和消费类轻工业都很有前景。”

  他举例说,重庆产的一把6寸长的陶瓷刀,在德国就要卖到35-45欧元,“我已经和重庆的一家陶瓷厂达成了合作,明年要采购100多万把卖到德国。”

  链接>

  李国伟(1893-1978),生于江苏无锡。1917年与荣德生长女荣慕蕴结婚。20世纪20年代,李国伟在汉口创建了福新面粉公司第五面粉厂、申新纺织公司第四纺织厂。新中国成立后,李国伟先后担任了武汉市人民代表,湖北省政府副主席等职务。

  重庆晨报记者 曹嘉智

热文
焦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