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秋时节,在巢湖市滨湖大道中垾镇滨湖村段呈现引人注目的一幕:本应在春季盛放的海棠花,竟在此时花开二度。更令人称奇的是,树上同时悬挂着成熟的紫红色果实与青绿叶片,形成“花果同树”的罕见景观,引得有人惊呼“在秋天见到了春天的花”。反观去年曾反季开花的部分老湖滨大道海棠,今年已叶落枝秃,毫无开花迹象。10月30日下午,记者赶到现场一探究竟。
现场直击:秋日花果共绘奇景
(资料图片)
开花的海棠树位于中垾镇滨湖村境内滨湖大道中间的绿化带上。这些海棠树生机盎然:粉红的花瓣在微风中轻盈摇曳;枝头则缀满桂圆大小、色泽艳红饱满的海棠果,已然成熟。
在湿润的秋雨中,粉嫩的新生花朵与紫红的成熟果实相映成趣,构成一幅跨越季节的生动画面。记者品尝发现,其果实口感酸涩中透出清甜。记者还注意到,从滨湖村至烔炀镇坞梁村段,中间绿化带里间隔栽种的海棠树几乎全部出现开花现象。
这一“花果同树”现象并非普遍。同在绿化带内的红叶李、香樟、桂花树、梧桐树等树种,均遵循常规季节规律生长,未见异常。然而,这段数公里长的道路成了例外,海棠在此集体上演了“超季”绚烂,在周遭渐显萧瑟的秋意中格外醒目。
此外,去年老湖滨大道上反季开花的海棠,以及城区丁岗河公园、栖巢园等地的多株海棠,今年均未出现类似现象。多方对比表明,此次反季开花是特定路段的小环境与树木自身状态共同作用的结果,具有较强的偶然性与独特性。
专家解读:花开二度背后藏隐忧
海棠为何在深秋反季开花?巢湖市林业和园林建设服务中心高级工程师张荣分析,主要原因可归纳为“适宜气候诱导”与“树体自身条件”两方面。
从诱导因素看,今年入秋后气温波动明显,晴多雨少,日间温度常维持在20℃以上,夜间气温也常超过10℃,形成了接近春季的气候条件。加之这些海棠处于向阳背风的微环境,适宜的光照与温度共同作用,误导了花芽,使其误判季节而萌发绽放。
从树体自身看,这些海棠在春季开花结果后,经过夏季的“休养生息”,积累了较为充足的营养,具备了支持二次开花的物质基础。张荣补充,某些应激情况也可能促成此事,例如夏季若遭遇干旱或病虫害导致早期落叶,会干扰树木的正常生理周期,也可能促使部分未完全发育的花芽在秋季适宜条件下再次萌发。
然而,这幅秋日奇景背后实则隐藏着忧患。张荣分析,秋季本是海棠积累养分、逐步进入休眠的季节,此时开花会大量消耗树体储存的营养,这不仅可能削弱其抗寒能力,更会直接影响来年的正常开花与结果,导致花期紊乱、花果量减少。
因此,这场意外的秋日花事,虽为城市增添了一抹别样景致,但其本质是植物在异常气候下的一种应激反应,对于树木自身的长期健康而言,并非吉兆。
合肥在线-合新闻记者 马丰成 文/图






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