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,我个人生活的最大改变就是出门时基本不带钱包了,消费支付都用手机完成。如果你到我们阿里巴巴公司周边的饭馆里用餐,会发现一种现象:很多人结账时不是用钱包,而是打开手机上的“支付宝钱包”,选择“当面付”,扫描收银机上出现的二维码,再输入支付宝密码就可完成支付。还有人选择“当面付”里的声波支付,将自己的手机话筒与收银台指定的手机话筒“对视”,这种方式在没有网络的情况下也可以通畅使用。
这种“手机钱包”因为融合了许多新技术和新概念,推出之后便成为支付行业发展的新方向。每当有新的产品出来,我们就会最先拿它到公司周边的饭馆试用,近距离听取用户反馈,及时作出调整。由于支付方便,许多IT时尚达人们都愿意来这样的餐馆消费。
2013年,更多的传输新技术被应用到移动支付工具中来。WiFi(无线)、蓝牙、NFC(近距离无线通信)、声波、指纹等传输新技术,包括被业界广泛看好的人机交互,都在移动支付领域有了融合发展,这也给移动支付带来了许多新的市场机会,用手机付款已成为一种时尚。艾瑞咨询今年第三季度数据显示, 移动互联网支付交易规模环比增长接近2倍,达2747.9亿元,其中支付宝的市场份额占到78.4%。
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,让我感到了压力。就移动支付而言,半年的增速相当于PC时代4到5年的增长。不论阿里巴巴还是腾讯、百度,各家公司都在加大移动领域的研发力度。明年,“支付宝钱包”将从线上向线下延伸,融合更多领域,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便捷支付服务。
作为一名“80后”和移动产品的设计人员,我庆幸自己赶上了这波移动互联网大潮。
(本报记者 徐 红整理)